BCK体育官网新闻中心

BCK体育官网硬件迭代VS场景创新百镜大战的下一个胜负手在哪?

2025-05-19 16:57:2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2025 年,AI眼镜市场迎来空前盛景,百镜大战的序幕正式拉开。无论是科技大厂、BCK体育官网还是创新企业等均在跑步入场AI智能眼镜领域,“押注”这个属于未来的产品。

  对C端的数码产品而言,第二季度中“618”购物节加之XR设备国补的存在,可能是所有厂商极为看重的一环。因此,这个时间节点也将顺利成为了各家厂商的新品密集发布期,但藏在众多产品背后的却是AI与AR领域的同质化难题。

  5月15日,INAIR发布了 AI 空间计算机全能套装,产品主要由INAIR 2 Pro AR眼镜、INAIR Pod AR 空间计算主机、维控键盘三大核心硬件组成,将显示、主机、输入三项功能在AR空间中无缝衔接,并集合在一个与笔记本电脑非常相似的“外部舱”中。

  INAIR AI 空间计算机集成了沉浸式空间桌面显示、超强性能与系统兼容性,创新输入技术,可覆盖移动办公、远程串流BCK体育官网、大屏阅读娱乐、AI 实时翻译与提供答案等商务及休闲场景,为用户开启移动办公和娱乐的全新体验。

  INAIR 自研基于系统级的 AI 助手,可深度学习用户使用习惯,用户通过语音或键盘上的实体按键可随时唤醒。海外版本搭载 ChatGPT,国内版本与 DeepSeek 、豆包、文心一言、智谱清言等多家大模型合作,实时理解用户所见、所闻、所需,提供精准辅助。

  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,联想推出两AI智能眼镜产品,一款是联想Lecoo斗战者G1拍摄类AI眼镜,另一款则是联想与莫界科技联合推出的联想V1 AR智能眼镜;前不久,智能眼镜厂商致敬未知与星创视界(宝岛眼镜母公司),发布双品牌联名产品NSVE x BleeqUp AI运动拍摄眼镜。4月份,创维XR于近日正式发布其首款全场景AI智能眼镜,BCK体育官网重量仅34.7g;电竞硬件巨头雷神科技也正式推出了雷神AI智能眼镜。

  除此之外,苹果与Meta两位巨头也依旧在XR领域加码。近日报道称,苹果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多款新产品,其中包括可折叠形态的iPhone Fold以及首款智能眼镜Apple Glass。同时,Meta也正在加紧工作进程,旨在为其能在今年10月顺利推出带有小型显示器的智能眼镜Hypernova。

  如火如荼的AI智能眼镜赛道似乎成为了科技企业的必争之地。在众多企业的探索之下,目前AI眼镜逐渐细分出了AI音频眼镜、AI拍摄眼镜、AI+AR眼镜三大类,而新入局者和老牌厂商的路线选择也不尽相同。

  根据IDC预测,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出货1205万台,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547万台,同比增长101.9%。而据洛图数据显示,2025年1月-2月,AI拍摄眼镜迅速崛起,份额上涨至28.1%。

  数据是市场的直观反馈,AI眼镜的爆火少不了Meta Ray-Ban 200万销量所带来的信心。但对于用户来说,1000–1999元区间的产品尝鲜成本低。而对于各大新入局的厂商而言,基于市场、技术难度、AI结合性等多方面,大多会优先以AI音频眼镜和AI拍摄眼镜为切入点,以求快速抢占市场。

  只不过,入局者甚多意味着鱼龙混杂,有不少AI眼镜在交付上出现延期情况,在产品使用上出现各类问题。消费者热情逐渐被消磨,各家AI眼镜厂商们不免被蒙上了一层“怀疑”的面纱。

  在此背景下,新入局者求快,而老牌XR厂商则更倾向于求稳。AI+AR公司INAIR成立于2022年,以轻办公应用场景切入AR眼镜市场。面对扑面而来的AI眼镜浪潮,他们并未跟风放弃原有的路线,而是依旧专注轻办公场景,致力于将“AI+AR”融合为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和计算交互范式。

  基于当下抢先入局者甚多,但产品力参差不齐的情况,INAIR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海也透露了,为何INAIR没有转向AI眼镜的原因:“不是听到别人的枪响你就要冲进去,也可能你被枪打中了”。

  有同样选择的还有XREAL,同为老牌XR企业,Rokid与雷鸟虽然选择了入局,但也只是拓宽了产品线而非ALL in 智能眼镜。老牌厂商的目标更为长远,他们瞄准的是未来,AI+AR的终极形态。

  IDC预测数据显示,2024-2029年中国AR/VR市场将以41.1%的CAGR保持高速增长,在涨幅方面超越美国和西欧等其他八个区域,位列全球首位。

  国产XR领域在AI眼镜的带动下获得了不小的热度,同时整个智能眼镜穿戴设备也迎来了全新的盛景。在多家厂商持续发力的情况下,各自优势也逐渐显现。

  INAIR发布的AI 空间计算机,这个概念初听可能会比较陌生,但实际上背后藏着的可能是颠覆未来产品形态的野望。对于为何选择移动办公这一细分领域,INAIR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海认为:“娱乐是一个快多巴胺的场景,直观且容易变现,但这个场景缺乏持续性,相较而言AR在办公场景上,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。”

  专注细分领域的思路,在最近红杉资本AI 峰会上也曾被提起。会上给所有创业者提供了两大战略建议,一个是聚焦高价值场景寻求垂直细分领域的深度突破,另一个则是要全速抢占市场真空期。对于AR眼镜而言,早期与VR一样通过娱乐场景新体验来吸引关注,但初见惊奇,久用乏味的功能难以让用户形成长期使用习惯,此时必须开拓新的使用场景。而办公领域则是一个更加细分却存在更高价值与发展空间的赛道。

  虽然办公领域看起来大有可为,但对于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取代笔记本电脑,黄海则拥有更多耐心,他表示:“产品的迭代一定是一个闭环,不是今天你开一枪就一定能打中,每一次迭代升级都是在靠近最终目标”。AR市场每年都在增长,但市场还缺乏教育,用户习惯也要慢慢培养。所有厂商都拥有足够的耐心,而对于INAIR来说,他们的耐心来源不只是团队的可靠,也源于最新的融资。

  今年5月,INAIR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威海创投领投,真知创投等老股东继续支持。威海创投管理合伙人表示:“我们坚定看好 AR+AI 技术对生产力工具的重构潜力。INAIR 团队以前瞻性的‘空间计算机’理念突破行业桎梏,其自研操作系统与跨端融合能力,真正实现了 AR 眼镜从娱乐玩具到有 AI 能力加持的生产力工具的质变”。

  资本的看好,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未来所在。近年来,各大AR厂商在宣传中也逐渐加入了对于办公场景的功能介绍,AI+AR被很多人认为是未来眼镜的最终形态,而功能上逐渐拥有不可替代性的办公场景,或许将会赢得更多用户。

  当前,AI与AR眼镜市场在功能上高度趋同,几乎所有产品在功能外观上的差异都大同小异,随着百镜大战的白热化,各厂商若只靠硬件迭代抢市场,很可能陷入“价格战+促销战”怪圈,难以难赢得持久竞争优势。

  下一阶段,谁能真正贴近行业痛点,打造出远超同类产品的用户体验,并在小型化与续航上实现突破,谁才有机会在同质化洪流中脱颖而出,赢得更深远的市场格局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